中心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国学班论坛8月5日杨立华老师《知行本体:王阳明的哲学》【听课笔记】
2024-05-07浏览:0

以下文章整理内容为国学班论坛8月5日杨立华老师的《知行本体:王阳明的哲学》课程:

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传奇,中华文明的传奇。中华文明最根本的品格,是一种此世性格的文明。围绕此世来展开的文明,意味着此世是唯一的目的,也是唯一的过程。

所以中华文明的品格,我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点:强韧、高贵、勇敢。中华文明也因此不断涌现出每个时代的传奇。每个时代都要自觉地塑造自己的传奇,每个人都有责任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传奇,这其实是王阳明哲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9.jpg

五溺与龙场悟道

溺,我理解为沉浸感或者沉醉感,是人对某件事沉浸其中,正因为这样的沉浸才能深入其中,了解其中的种种细节,在挫折中不断追求长进。

王阳明的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所以王阳明是中国史上思想发展最曲折的哲学家,到了他34岁的龙场悟道,思想才真正成熟起来。

在龙场顿悟之后,王阳明的核心哲学命题有三个,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这三个命题是王阳明思想体系成熟时期的核心命题。

 

“格竹”开创的新哲学

北宋的哲学主题是:如何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南宋的哲学主题是:如何把儒家的价值具体落实在生活实践当中。这也是朱子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到了王阳明的时代,哲学主题又发生了改变,对“格物致知”提出了疑问:仅仅做出正确的行为,就能说这个人道德崇高吗?

王阳明的哲学主题变成了:首先应该努力去实现崇高的道德人格,有了崇高的道德人格,来引导我们的行为,从这崇高的道德人格出发的所有行为,自然而然就是崇高的。

这样的变化来自于王阳明对朱子“格物致知”的误读:王阳明的“格竹”,是直接对着竹子格物,而不是像朱子那样,研究用竹子做的东西,发挥了什么作用,有怎样的价值和道德含义。

这样的误读,是朱子以后的两三百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误解,却成为王阳明整个思想体系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贯通始终的根本问题。

王阳明误读了朱子,也就从相反的方向开创了新的哲学:心学。心学的哲学主题是:我要养一颗纯善无恶的新,要培养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做出正确的完善的行为。这也成就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体系。

 8.jpg

心外无理

心外无理,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我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比如孝心,发端一定在内心,只有两个字在引导我们,叫“应该”。你对父母不是别的,而是源自于你内心当中的“应该”,这“应该”不在心之外。

“应该”,就在我们的内心,一切行为一定从“应该”出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心外无理。

我帮助别人拒绝从同情心出发,我拒绝因为同情心而帮助,我只按道理来帮助,只问两个字:“应该”。这个人我应不应该帮,这事儿我应不应该帮,如果我应该帮助,我帮完了,对方无论怎么对我,我都无所谓,因为我只做了应该做的事儿,我没有做多余的事儿,就这个道理。这也是心外无理。

王阳明的哲学还要面对一个问题:是什么使我们完善的道德人格变得不完善?使我们纯然善良的心变得不善良?是什么时候把我们的内心遮蔽、污染?这其实是从北宋讲到南宋,再到明代的一以贯之的儒家主题,朱子称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人欲有明确的含义。合理的欲望叫人心,过度的欲望才叫人欲。这也是王阳明说的: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王阳明说,你若心不正,求那道理求得也不正。有了完善的道德人格,你做人做事才能专注。而所有我们以为客观的理,其实是人心当中固有的条理,固有的框架和概念的反映,这就是心外无理的道理。

 7.jpg

心外无物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成为天地矣,天如果没有我的灵明养它的高,谁去养它的高。

所以说,人心的分别能力,是物呈现为我们眼中的物的根据所在。心外无物,应该准确理解为,心外没有我们眼中的物。所有的一切,我们眼中看到的物,构成物的属性,都是比较的结果。

有个很著名的故事是: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你说的心外无物,是没有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那个物、你理解的物,在我们的心外没有客观的物存在。如果没有客观的物存在,为什么人迹罕至的深山当中,这花树自开自落,和我这颗心有什么相关?

王阳明的回答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之外。”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不需要反映就知道这是花,说明花的概念是不是早已经在你心里,你心里若无花的概念,怎么一看到就知道这是花?所以花这个概念不在你的心之外,你一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就一时明白起来。

在这个意义上,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指向的都是人类文明当中的理和物,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王阳明的哲学,强调的是纯客观意义上的理和物,我们无须在意和关心,这和我们没有关系。和我们有关的是我们心中的理和眼中的物,是如何实践的问题。

 10.jpg

知行合一

朱子说,致知力行,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你说你知道,却做不到,怎么能叫知道呢?比如知孝,是仅仅知道孝的道理、孝的概念、孝的故事,还是做孝顺的事情?朱子说得非常的全面。

而王阳明的目标,是用一个完善的道德人格,解决道德实践的问题。所以,他非常强调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作为我们今天演讲主题的知行本体的概念:知行的本来样子。

比如小孩子的欲求,没有过度的欲求,是没有被污染的本心,也是心的本来状态。他饿了就要吃,你给他吃什么都一样。小孩子没有被污染没有过度欲望,只有合理欲望,只有必须的欲望。

这时候小孩子的知行本体,没有是非心,但有好恶心。这种本体状态,好恶在是非之先,就是知行本体。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是非出现了,好恶和是非就分离了。所以,知行不合一的原因就是好恶和是非分离,不再一致,对的本来应该是好的,错的本应该是恶的,但现在对的你不好,错的你不恶,就是失去了知行本体,就是知行不合一,王阳明讲知行不合一,是知的崇高和行的卑鄙,但我们今天其实有另一种知行不合一,逆向的知行不合一,就是有的人思想的卑鄙程度,达到了行为做不到的地步。今天我们思想混乱到什么程度:人的思想猥琐到了行为比思想崇高得多的地步。

如果我们能做到好德之心如好色之心,对美德的欣赏,像对美色的欣赏那么真诚。同时始恶恶臭如好好色,那么我们就能真正恢复知行本体。而知行本体之所以失了本体,原因是人欲的遮蔽:人欲是过度的欲望,度和我们自己有关系,在于我们自己的把握,也在于我们的分。所以儒家的至善,可以总结为知分、安分、尽分。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思想的概括,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总结在致良知当中。

王阳明哲学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伟大的生活哲学。朱子哲学无论如何是对士大夫的,对精英和士人的,用今天的话说是对读书人的。你不是读书人,朱子的哲学对你没有意义,朱子的哲学没有普通人的生活。难道普通人不需要生活的激情吗?要在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中,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像尘埃一样吗?王阳明的致良知,简易明白,良知讲是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世万变,成了普世哲学。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知道,非变知非,一点瞒它不得。”这是阳明的良知的概念,一经推出,点化了普通老百姓,可以通过这样的道路,发现自己最平凡朴素生活当中的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哪怕做最平凡的工作,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你的良知和圣贤的良知是一样的,圣贤在你这样普通的生活里,他能做到的,就是你能做到的事情。由此,王阳明哲学就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最琐碎、最不崇高的地方,注入了道德的崇高,注入了神圣感。这是王阳明伟大的地方。

最后,王阳明把自己的致良知说总结为四句教,用四句话教育了所有的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的意念一动,对还是不对,你是知道的,既然知道善恶就不做别的,把善实践出来,把恶去除掉。

最难理解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它说的是心灵不能执着于善或恶,存在任何一个都不是原初状态。最高的善,是做的时候觉得是应该的,做完了就忘了,一丝都不留,就是至善。

善恶不留于心中,王阳明有一个特别好的比喻:心灵仿佛眼睛,眼睛里有什么都睁不开,眼睛被沙子迷了睁不开,你说沙子不好,我们换成钻石或黄金可以吗?无论换成什么,在睁不开眼睛这件事上是一致的。这就是王阳明的四句教。

王阳明的哲学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哲学,是向着最底层的人开放的生活哲学,是点化并赋予所有普通人在最普通的生活瞬间,以崇高感和道德感的生活哲学。他在最没有意义的地方看出意义,他在最没有意义的地方,让你体会到人生的意义,非常了不起。

关于人和人的区别,王阳明有一个极精到的想法。他说好像黄金有两个区别,一个是精良,一个是成色,人的能力大小是精良,精良的区别不用比,人应该比的是成色,再轻做足了自己的成色,能做到99.99%,再重做足了成色也就99.99%,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并无分别,这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发明,开启了后世普通人的道德观,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理,到王阳明这儿才真正落实。

而王阳明的这个思想,恰恰也是后来的“雷锋精神”的由来。所以王阳明的思想精神也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在线申请

Apply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