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
总裁班9月8-9日张银杰老师《宏观经济学》【听课笔记】
2024-04-27浏览:0

  

  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分析经济问题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变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对企业家最为有利和有力。

1536629498318335.jpg  

  上周崇简人文教育中心特邀中国著名经济学专家张银杰教授给EMBA总裁班学员授课。张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位女博士,她在国内师从厉以宁,她在哈佛大学的导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她也是刘永好、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等商业巨头的高参和好友。她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几十年,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本次授课,她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列举大量数据,对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格局、新特点进行了精彩分析,并就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研判。

  

  【主讲人简介】

  

  张银杰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出版《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新论》《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新论》等多专著,发表论文几百篇。武汉大学总裁班《宏观经济学》授课师资。

  

  任何一个经济或任何一个企业都活在三个周期中

  

  张教授首先给学员讲授的是对周期的认识。因为周期是一个事物运转的内在规律。任何一个经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活在于各种周期中,其中,影响最大的三个周期是:宏观经济波动周期(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行业发展周期(新兴、成长、成熟、衰退或蜕变)和企业生命周期(起步期、发展期、扩张期、成熟期)。

  

  她给武大总裁班的学员指出提出: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发展周期是企业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企业能有所作为的地方。企业家每天都要关注的就是这三个周期发生了哪些变化。

  

  行业发展周期及其应对

  

  行业的平均获利能力是判断一个行业的出发点,企业获利能力再一定意义上说是由行业决定的。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通常由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企业必须对所处行业有深刻理解,才能进行后续的分析。行业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新兴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或蜕变期。

  

  一个企业赚不赚钱,能不能赚钱,50%已经由所处的行业决定了,这就是命;还有50%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这就是命;还有50%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这就是运。命好运好,钱挡都挡不住;命不好,运再好,或者命好运不好,总归平平,命不好运不好,只有死路一条了。

  

  站在趋势的高度看待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看待企业,站在价值链的高度看待自己,你会理解什么是真正需要专注的竞争力。

  

  如何判断行业是否有投资机会?

  

  符合不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未来有没有需求?

  

  符合不符合绿色低碳的世界潮流?

  

  符合不符合政策鼓励的方向?

  

  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讲是三段式框架

  6.png

  三段式方法的案例分析

  

  1.  政府不干预经济,还是政府要干预经济

  

  2.  “克强指数”前提条件: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中长期贷款

  

  3.  总需求“三驾马车”理论的前提条件

  

  4.  衡量实体经济于虚拟经济的前提或依据

  

  5.  一个产业称为支柱产业要具备的前提条件

  

  6.  产品具有“刚性需求”的前提

  

  消费结构怎样升级?

  

  一是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

  

  二是教育、健康、养老。教育、健康、养老,你没钱的时候也需要,但是现在市场需要的是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健康、更好的养老。

  

  理论自有它的边界,读懂一个理论的标志,就是发现了它的边际。记住:没有前提,不要争论;没有依据,不要推理;没有数据,不要预测;没有权衡,不要决策。

1536629558707266.jpg  

  经济学方法(思维)的基本特点之一:视角

  

  一个经济现象可以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去分析。不同的视角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只从一个角度、一个维度衡量,无法把握其真实面貌。

  

  衡量一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或萧条,还是正常的主要指标(视角)有哪些?

  

  ◎     一是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指标: 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率在1%-3%区间经济是正常的(大多数国把2%作为调控目标),物价上涨率低于1%是经济衰退或萧条,物价上涨率高于3%是经济过热。

  

  ◎     二是经济(GDP)增长率指标:一般情况下,现实的经济增长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区间经济是正常;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经济衰退或萧条;现实的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经济过热。

  

  ◎     三是失业率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在4%-5%左右经济是正常,失业率高于5%是经济衰退或萧条,失业率明显4%是经济过热。201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是4.5%,城市调查失业率调控目标是5.5%新增就业人数是1100万。

  

  ◎     四是进出口指标:通常经济在收缩衰退期会伴随着出口压力增大、进口需求下降;而经济在繁荣扩张期伴随着需求旺盛、进口和出口都不断扩大。经济繁荣期有时表现为顺差,有时顺差减少或逆差增加,这主要却决于进口是小于出口,还是进口大于出口。

  

  ◎     五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保障受到很大压力,能源、运输供应紧张,是经济过热,反之是经济衰退或萧条。

  

  上述五大指标通常被称为一级指标,如果五大一级指标得出的结论一致,结论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五大一级指标得出结论不一致就需要用二级指标来验证。

  

  重要的二级指标:社会融资规模、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CCI)、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路货柜车通行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厂房闲置率、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率等。

  

  目前比较好的经济指标主要有哪些

  

  张教授给武大EMBA总裁班的学员分析近几年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最终消费率、劳动生产率、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技术投入、节能环保、第三产业比重、生产服务业比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消费者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等指标较好。

  

  她认为2016年以来的PPI、房地产投资、社会融资规模、PMI指数、GDP增长率、工业增加值、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均有所改善。

  

  变坏的指标主要有:M2、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债务、全要素生产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率等。

  

  数据证明,目前中国经济下行不是全面下行,更不是全面衰退。当下经济缓慢回落,是伴随着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在经济不行的同时,调结构方面有所进步,衡量经济有两把标尺,一个是结构,一个是总量。结构代表的是经济治理。

  

  张教授总结: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在由衰退向复苏过度的阶段,一些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在回升,只不过回升的幅度还比较小,回升的速度还比较慢,而且是短期回升还是新一轮上升期尚需观察,但是即使是经济的短周期底部,其意义也不同寻常,这对增加中国经济文件增长的信心由重要支撑。

  

  宏观经济学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反弹,一个是反转。反弹一般是技术性或者说是恢复性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必然的反转,而反转是一个周期性的概念,代表一个新的繁荣阶段的到来。

  

  中国经济接近底部的三个主要依据:一是需求测投资逐步走稳,二是供给侧PPI由负转正,三是工业企业利润在增长。

  

  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武汉大学总裁班师资张教授分析了近期宏观经济政策,8月以来央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宏观经济部委密集发声,就下一步政策重点做出部署。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已经开始部署,下半年政策推进重点开始浮出水面。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等将综合发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将多路推进。

  

  稳就业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对小微企业实施减税、融资等一系列的举措,吸纳社会就业;稳金融通过定向降准、扩大央行融资抵押品范围等办法,向经济注入流动性;稳外贸,通过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加大出口金融服务政策。稳外资是放宽市场准入,给予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稳投资通过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等措施实现;稳预期则是确保改革开放的大方向,确保重大政策的延续性,稳预期则是确保改革开放的大方向,确保重大政策的延续性,给公众对于社会经济运行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愿景。“六稳”不是在政策上另辟蹊径,而是对近期宏观政策方向的一次确认,“六稳”本身就释放了稳定预期的重要信号。

  

  分析经济形势长期看趋势。搞宏观经济,最忌讳的是没有趋势思维,一看数据差就说经济差,一看数据好就说探底回升。如果不能从大数据看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学百分百是不及格的。

  

  看趋势,首先要看经济基本面。经济基本面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基本表现,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是经济体安全运行的保障。

  

  看趋势,其次要看经济发展大的逻辑进程和体制机制。具体要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看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在30%70%之间是经济发展最快、增长潜力巨大时期。

  

  如果把数据和却是结合起来看,可以得出“短期悲观,长期乐观”的结论。

  

  张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将迎来周期的异动,呈现“短周期回落+长周期企稳+超长周期崛起”的新状态,中国长期崛起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地是兑现优势的关键。

  

  总之,无论从数据表象,还是从现象内涵看,中国经济正在筑底之中,缓中趋稳,温和复苏。

  

  张教授指出,我国经济要真正“反转”进入新一轮高度繁荣期,还需要一段时间,此前至多是处于复苏中或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还具有不稳定性。

  

  新的经济周期出现(经济走向繁荣),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张教授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周期走向繁荣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得到矫正和体制改革有突破。具体说,要看:有没有重大结构性改革的发生来提振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有没有实现对既有问题(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和金融风险)的市场出清;有没有重大的国企改革发生,从而能够给民营企业带来全兴广阔的发展机会。

  

  二是找到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增长极。近年来行业整合、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确实带来了效率的改善,但不足以支撑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是创新,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创新。创新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在这些制度没有到位之前,创新驱动的新经济    是不大可能的。新的增长点是指的新产业与行业,新的增长极是城市群。

  

  中央政府能够加速实体经济的重大结构性改革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该给(尤其是地方国企一级央企的子公司);

  

  风险可控的土地流转改革(类似于拉丁美洲土地银行的有关模式);

  

  一些重要服务业务部门(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电信等)向民营企业真正加快开放等。

  

  重大结构性改革的提速不仅嫩巩固通过提高实体投资回报率来改变金融空转、纠正资金脱实入虚并消化金融风险,而且能够通过提振生产率来开启中国经济的新周期。

  

  在需求侧挖潜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善居民收入占比,让百姓钱袋更鼓。目前,我国劳动者薪酬占GDP的比重仍然比世界平均水平稍低。

  

  二是加强居民制度保障,让百姓花钱无忧,我国储蓄率占GDP的比值一直过高,2007年曾高达51%2017年仍然有44%,是美国的二到三倍。我国家庭预防性储蓄太高,百姓总想着养老。教育、医疗、不敢消费,政府要构建民生安全网,增加保障性公共服务。

  

  三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降低家庭房产支出。我们要提供多途径的居住供给,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潜力。

  

  供给侧管理的五大任务

  7.png

  对经济形势判断不同,主要是因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不同视角形成的原因

  

  ◎ 一是与研究方向不同导致的思想的片面性有关

  

  ◎ 二是与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有关

  

  ◎ 三是与个人利益有关,即往往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立场,这是最糟糕的,

  

  ◎ 客观地说,每个人由于知识、立场所限,多少都会从自身经验或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要完全避免此种现象是不可能的,也不可取,但还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尽量从多视角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要学会从360度视角看问题,打开因平时工作经验而被局限形成有惰性思考习惯的思维。

1536629772531446.png  

  经济学方法基本特点之二:基准点与参照系

  

  基准点是指标的经济学原理、公式、图形或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经济学的基准点揭示的都是经济发展规律,是人们对多年经济生活重的规律的总结和概括,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描述。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

  

  任何变化都是有规律和前兆的

  

  找到规律就能上升到科学

  

  科学的问题就能找到答案

  

  一个企业或企业家要成功靠什么?

  

  张教授对武汉总裁培训的学员说: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经济学方法基本特点之三:经济学有一套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分析工具

  

  ◎     没有免费的午餐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多干雪中送炭的事,少干锦上添花的事

  

  (1)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

  

  我们常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做事情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争取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告诉你取舍,即做还是不做。

  

  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时,对象把握上通常应该是长期比短期好,全局比局部好。

  

  (2)机会成本分析

  

  我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指做事要考虑机会成本。经济学家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另一些东西最大价值称为机会成本。或者说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另一种用途可能带来的最大损失。

  

  如果机会成本小于你的选择所带来的收益,那你就选对了;如果机会成本大于你的选择所带来的收益,那你选错了。

  

  (3)外部性内在化分析

  

  我们常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将外部性尽可能地内在化。起初外部性指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不经市场交易活动直接和附带地给本来与这些经济活动无关的第三者带来好的(正的)或不好的(负的)影响。

  

  后来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举止,对别人造成正负的影响(大部分)情形是以负外部性为讨论核心),却不需付出代价。因此,对个人(企业)外部性问题不加处理,个人(企业)自利行为的加总,就可能彼此抵消,无法让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

  

  外部性内在化的实质,就是经济主体将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转化为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让私人成本等于私人收益,企业成本等于企业收益。

  

  (4)边际或均衡分析

  

  我们常说“多干雪中送炭的事,少干锦上添花的事”,就是指多用边际分析方法或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或均衡分析方法是同有无分析相对应的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或均衡分析告诉我们,增加一点什么好处大,增加多少合适,即一切都是均衡的,要适可而止。

  

  “短板理论”就是边际分析方法或均衡分析方法在管理学上的具体运用。现代管理学中有个“短板理论”,即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

  

  张教授告诉我们判断投资趋势:一是把别人的历史当作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如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人均GDP发展的经历;二是去做逻辑研究和推理,按照人类历史发展已有知识,进行逻辑上的分析,得出一个对趋势的判断;三是感知,用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直觉容易被个人情感或偏好所左右,因此需要借助科学工具加以验证和调整。三者相结合更好。

  

  课程总结

  

  武大总裁班的课程《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难以从纷繁的术语和不同流派观点中抓住重点。张教授讲课充满激情,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内容清晰有条理,循序渐进又明晰易懂,她用丰富的实例佐证,分析深入浅出,实例数据更是随手拈来,把听起来生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讲解得透彻、清晰。相信企业家通过学习,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从事企业经营,就能够避免判断失误,将企业引上不断发展成长的光明大道。




在线申请

Apply Online